白色死神犯罪大师,壹个让战斗民族闻风丧胆的狙击手,人送外号:白色死神。 白色死神是哪个国家的
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战场上,
一个普通的苏联士兵拿起一把步枪,
瞄准了180米外的一扇窗口,
随着扳机扣响,窗口里的德军被一枪毙命,
紧接着,3、4个前来支援的德国士兵也被他陆续击毙,
个个都是一枪爆头。
这位士兵名叫瓦西里·扎伊采夫,
他神准的枪法马上引起了第284步兵师师长巴秋克上校的注意,
当即决定颁发给他一枚英勇勋章,
同时还颁给了他一支狙击步枪,
从此瓦西里就正式成了一个狙击手。
【战斗民族的神枪手】
瓦西里从小在乌拉山脉长大,
跟爷爷学习用弓箭和猎枪打猎。
之前服役于苏联海军,
是一名岸勤人员,
当他从报纸上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烈后,
便自愿加入这一场有史以来最残酷的会战,
并且被分派到了巴秋克的军团。
据说瓦西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从1942年11月到1943年1月,
总计击杀了大约400个德军士兵。
同时瓦西里的战绩也被作为一个英勇的典范,
在军中广泛宣传,
这名神枪手的事迹也给当时在斯大林格勒陷入苦战、缺衣少食的苏军带来了极大鼓舞,
甚至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很多以瓦西里·扎伊采夫为原型的电影、小说、游戏等等。
2001年,好莱坞拍了一部电影叫做《兵临城下》,
它的主线故事讲述的正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苏联神枪手瓦西里·扎伊采夫和德国狙击专家埃尔温·科宁斯,
这两位狙击手的对决故事。
在《兵临城下》这部电影里,
瓦西里被宣传部的一名军官挖掘,
把他塑造成一个战神一般的偶像,
极大地鼓舞了整个战斗民族的士气。
不过在真实的历史里,
瓦西里与科宁斯的巅峰对决很有可能是不存在的。
瓦西里在后来的自传《狙击手笔记》(《Notes of a Sniper》)里提到
他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其实遭遇的对手是“海恩兹·托尔伐特”,
瓦西里是依据从被击毙的敌人身上搜出的身份证明文件而得知的。
但这个海恩兹·托尔伐特并不是什么德国狙击专家,
而是只有二等兵军衔。
也就是说科宁斯这个人物和狙击对决的故事很有可能只是苏联捏造出来的宣传文案,
为的是凸显瓦西里·扎伊采夫的英雄事迹。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
瓦西里除了是个狙击手,
他更重要的作用是充当战争宣传的工具人。
而且在二战战场上,
给苏联人带来致命打击的狙击手也不是德国人,
他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位芬兰农民西蒙·海耶(Simo Häyhä,1905–2002),
他或许才更配得上“世上最致命狙击手”的称号。
【世界上最致命狙击手】
西蒙·海耶出生在芬兰的边境地区,
(旧卡累利阿地区)现在是俄罗斯领土。
和瓦西里·扎伊采夫的童年经历类似,
他是一名农民,
平时就喜欢打猎、射击和滑雪。
1939年,
苏联以“曼尼拉炮击事件”为由撕毁《苏芬互不侵犯条约》,
派遣45万大军入侵芬兰,
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冬季战争”,
海耶立即报名参战,
加入了芬兰军队,
成了一名狙击手。
当时芬兰整个国家的人口也才400多万,
这无疑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
但是芬兰狙击手却成了苏联人的噩梦。
他们踩着滑雪板,
身上披着白风衣,
在雪地和丛林里神出鬼没,
一次次用步枪把苏军士兵放倒。
据说,
在海耶服役的98天内,
因为始终以致命的准确性瞄准苏联士兵,
用一支步枪击杀了505个敌人,
最高纪录一天射杀了25人。
另外他还用冲锋枪干掉了200个敌人,
杀敌人数高达705人。
这个纪录让他称为史上杀敌最多的狙击手。
因此,当时的苏联士兵都对他闻风丧胆,
送给他了一个恐怖的称号——“白色死神”。
海耶曾在一份工作报告中说,
自己对待狙击像对待狩猎一样,
要想做到极致完美都需要不停地去思考该用怎样的新方法来隐藏自己和欺骗敌人。
那么,海耶为提高自己的狙击技能都做过哪些研究呢?
他曾发现在隐藏自己时,
要含一口雪在嘴里降温,
这样就不会喷出明显的雾气。
他还曾潜心琢磨,
当自己改变位置时,
怎样运用声音、烟雾、火炮来掩盖动作。
海耶还想过一个办法,
就是将水倒入面前的雪堆里,
避免枪支射击时激起雪花,
而暴露他的位置。
由于战争期间地图非常稀缺,
海耶还依靠自己的狩猎经验,
硬是记熟了地图上的所有地理位置,
最终成了战场上最懂得利用地形优势的大师。
另外,在别人眼里完全不值得注意的冬季必需品手套,
竟然也变成海耶在攻击敌人时的重要工具。
比如在攻击目标时,
将手套垫在枪支下可以有利于减少武器震动,
增强它的准度,
而将手套以不同形式支撑手的摆放,
则可以为狙击手提供最舒服的手部位置......
而且海耶的朋友还发现,
作为一名杰出的狙击手,
私底下他还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怪癖,比如:
海耶喜欢与森林里的动物说话,
比他与战友之间的交流多得多,
这其实是因为海耶从小与大自然相处,
他发现林间小鸟和小动物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它们的反应往往可以为你指明敌人的动向;
海耶还尤其喜欢在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里,
到森林深处去散心,
这是因为风雨气候对森林射击的影响很大,
海耶必须学会如何在战斗中与恶劣天气相处。
另外,海耶还有一个好习惯,
就是他比大多数士兵更经常清洗武器,
在完成任务之前或之后,
无论时间多紧迫、身体多疲乏都要坚持维护操作。
这是因为在芬兰冬季-20°C的气温下,
正确的保养对于避免枪支卡壳至关重要。
还有,海耶从不迷信先进的枪支型号,
他的枪是一把普通的(SAKO M/28-30)芬兰产步枪,
就是他战前使用的枪,
这把枪甚至连瞄准镜都没有。
这是因为太阳光下的瞄准器很容易反射,
然后暴露狙击手的方位,
另外瞄准器还容易起雾,
影响视线,
而使用机械准心的步枪则避免了这些意外的发生。
海耶对苏军的威慑力实在太强大了,
但苏联人又没办法摸清他的具体方位,
因为他实在是躲得太隐蔽了。
有一次在海耶击毙一名苏军狙击手后,
苏联人竟然试图用迫击炮轰炸整片区域,
希望把海耶直接炸死或者把他逼出来。
当时一枚火炮就落在海耶的射击位置附近,
他整件大衣的后背都被掀开了,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海耶竟然在这次轰炸中幸免于难,
只留下轻微的划痕。
然而在1940年3月6日,
也是冬季战争临近尾声的时候,
海耶被一枚爆炸性子弹击中面部,
这种爆炸性子弹其实是被国际公约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的,
海耶的左半边的脸部被炸开了花,
他陷入了昏迷,
被送到了战地医院。
直到一个星期后他恢复知觉,
才知道芬兰和苏联已签署停战协定,
而自己将永远面对无法消除的面部疤痕和疼痛困扰。
战争之后,
海耶的脸部总共进行了26次外科手术,
创伤让他变得愈发离群索居,
他一直独自生活,
直到2002年去世,
享年96岁。
无论海耶的命运如何,
“世上最致命狙击手”这个称号非海耶莫属!
他几乎就是为狙击而生的战士。
我是曾哥
我们下回再聊